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科协组织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按照《关于构建贵州科协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助力特色科技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省科协决定开展2026年科技创新与重点学术项目申报工作。我校教职员工可以申报的项目以及具体要求如下:
一、项目类型及申报要求
(一)“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引领行动暨一流学术平台建设引领项目
1.产学研融合产业技术大会
项目内容:聚焦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举办产学研融合的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产业技术大会,搭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交流合作的综合型平台。
项目数量:1项左右
经费额度:10万元/项左右
申报对象:市(州)科协,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
完成时限:2026年10月31日前
项目要求:
(1)可采取线下线上方式结合举行,会期不少于2天,线下活动规模不少于300人;
(2)邀请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活动的国内知名专家不少于5人(院士、杰青或长江学者、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3)根据会议主题、凝练专家观点,形成1篇不少于3000字的产业发展决策咨询报告;
(4)报送活动新闻报道或活动简报不少于1篇;
(5)结合贵州省博士创新站建设申报的优先考虑。
2.综合高端学术会议
项目内容:聚焦我省主战略主定位,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及省科协重点工作安排,围绕我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3533”产业集群、“富矿精开”、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战略部署,联合主办或承办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综合高端交叉学术交流活动,在全省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项目数量:10项左右
经费额度:5万元/项左右
申报对象:市(州)科协,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
完成时限:2026年10月31日前
项目要求:
(1)采取“1+X”会议模式,即主报告+若干分组研讨,鼓励“线上+线下”相结合或设置青年交流专场;
(2)参会规模不少于200人,会期不少于1.5天;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不少于3人(院士、杰青或长江学者、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3)根据会议主题、凝练专家观点,形成1篇不少于3000字的决策咨询报告或产业技术报告;
(4)报送活动新闻报道或活动简报不少于2篇;
(5)有论文征集或结合贵州省博士创新站建设申报的优先考虑。
3.科协品牌学术项目
(1)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活动(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项目内容:聚焦我省主战略主定位,聚焦行业科技创新及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邀请省内外有关行业专家作为主讲嘉宾,以本行业科技工作者为受众对象组织开展的专业学术讲坛活动,为有关行业科技工作者搭建获取行业动态、前沿知识的平台。
项目数量:3项
经费额度:3万元/项
申报对象: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
完成时限:2026年10月31日前
项目要求:
①参会规模不少于100人,会期不少于1天;邀请的主讲嘉宾不少于2人;
②申报项目时需提交活动策划方案(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范围、主讲嘉宾简介等);
③举办青年学者讲坛的,参加讲坛40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少于参会人数的50%;
④报送活动新闻报道或活动简报不少于1篇。
(2)科技前沿学术沙龙
项目内容: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富矿精开”、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通航产业、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领域,邀请省内外相关学科专家担任领衔专家,采取主题发言和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的小型、专业学术沙龙活动,营造自由、宽松、平等、求真的学术环境和交流氛围,活跃学术思想,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能力,发挥学术交流在推动科技创新、带动学科发展、助力人才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数量:3项
经费额度:2万元/项
申报对象: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
完成时限:2026年10月31日前
项目要求:
①参会规模不少于30人,会期不少于1天;邀请行业专家不少于3人;
②申报项目时需提交活动策划方案(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范围、领衔专家简介等);
③根据活动情况,凝炼交流成果,形成沙龙共识1份。
二、申报时间与流程
我校推荐申报名额:每一个子项只能推荐1个参与省科协评审,推荐申报的项目总数为3项。因此,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推荐。
申报时间: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前,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流程:各部门组织拟申报的教职员工如实、规范填写附件1《2026年度贵州省科协科技创新与重点学术项目申报书》,并于8月29日前将附件1《项目申报书》、附件2《汇总表》及相关支撑材料电子版收集之后统一发送到谢健邮箱:565258711@qq.com,同时将3份纸质版提交到科技处206办公室。电子档材料按“部门+姓名+2026年科技创新与重点学术项目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材料不用盖章,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统一盖章。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谢 健 18798087961
电子邮箱:565258711@qq.com
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