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鸣观史 2017-12-21 07:27:11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人们总喜欢把杨振宁和邓稼先放在一起比较,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二人在科学研究方面都是华人里顶尖的高手,二是因为二人私下里是要好的朋友,至于这三嘛......是因为两人在面对信仰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个故事,看过之后,两人的评价,诸君心里自明。
故事一:邓稼先的粉笔
魏丛的《邓稼先》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邓稼先匆匆洗漱之后,吃了一口早饭,便开始上课。正在大家听的入神之际,突然,他的声音中断了。只见他笔直的站在那里,布满血丝的双眼紧闭着,粉笔从松开的手指间跌落下来,“啪”的一声摔碎了,他被惊醒过来,揉了揉眼睛,不好意思的问大家:
“呀,我刚才是不是睡着了?”
“你只打了个盹儿。”
“有多久?”
“一分多钟吧。”
“真对不起!我接着讲吧!”
“老邓!你需要休息,不能再挺着讲了!”
“我刚才不是休息了吗?好,时间可耽误不起,咱们继续往下进行!”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这个民族,邓稼先有多拼命。
故事二:抱着原子弹的人
有一次试验,从高空投送的氢弹没有爆炸,而且去向不明,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指挥部立即派出庞大的队伍前去搜寻,邓稼先当然是搜寻队伍的一员。
氢弹找到后,邓稼先死死地拉住别人。因为作为核方面的科学家,没有谁比邓稼先更了解直接接近那块黑色铁疙瘩的后果:放射性钚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进入骨髓后,它的半衰期是200年,也就是说,任何人一旦被辐射,将终生无消除之日。
拉住别人后,他却穿着落后的防护服独自去了。
测试核辐射的仪器狂躁的叫着,屏幕显示,此时的辐射已超过污染限度的几十倍。
前方是一枚不知情况如何而且可能随时会爆炸的核弹,核辐射测试仪上超标几十倍的数字还在迅速上升,穿着落后防护服的邓稼先一步一步,走向目标,而后竟然用双手抱起,没有丝毫的迟疑,仿佛就是去捡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气魄?
古语有云:虽千万人,吾往矣。大抵说的就是邓稼先这类人吧。
故事三:十块钱
有一天,杨振宁专门前去探望病重的邓稼先,看着被辐射折磨的奄奄一息的他,杨振宁不解的问道:“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
“十块钱。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邓稼先瘦骨嶙峋的脸上又挂上了自信的笑容。
并不是哗众取宠。当年国家给研究原子弹的奖金是一万元,再加上核工业部拿出的十几万,最终平均到每人头上是按10块、5块、3块,三个档次发的。
这给深居美国的杨振宁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1986年7月29日下午1时50分,无名英雄邓稼先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2岁。
他就这样悄悄的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员。
邓公的临终遗言很简单:不要让人家把我们拉的太远……
当然,我们谁也不能否认杨振宁先生对物理科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但邓公的形象,早已超越了一个卓越的科学家,他已然成为了这个民族的英雄。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