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快讯 >> 正文

生化与细胞所发现P53 V15D和PMS2 R20Q基因突变是导致家族性癌症易感综合症的主因

2013-09-11  | 来源:科技处

 

 

  829日, Cancer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研究组、赵允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Two co-existing germline mutations P53 V157D and PMS2 R20Q promote tumorigenesis in a familial cancer syndrome,揭示了P53 V157D PMS2 R20Q突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并提示这两个突变体是导致家族性癌症易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家族性癌症易感综合症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早,且呈现多发性原发癌现象。季红斌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在研究中国肺腺癌人群突变谱的过程中,发现一例22 岁的年轻肺腺癌患者;通过系统性地对该肺癌患者所在家族中的部分成员进行基因分析,发现该肺癌患者家族存在P53 V157D这一遗传性突变,同时发现该家族成员同时携带错配修复基因PMS2 R20Q突变。体外实验研究发现,P53 V157D PMS2 R20Q突变可协同促进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通过与赵允课题组合作发现P53 V157D PMS2 R20Q突变可以诱发果蝇眼部肿瘤的发生;而且这两个突变体可以通过抑制“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来诱导肿瘤的产生。该研究发现,P53 V157D PMS2 R20Q遗传性突变是导致家族性癌症易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一系列实验阐明了P53 V157D PMS2 R20Q突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该结果拓展了我们对家族性癌症易感综合症的认识,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

 

上一条:生化与细胞所揭示FANCM-FAAP24复合物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 下一条:生化与细胞所发现Hippo信号通路新成员可抑制组织生长

关闭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科技处  ICP备案号:黔ICP备06003261号-2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 电话:0851-28609676   传真:0851-28609493  邮编:563003  Email:zmukjc@z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