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工作方向,2022年遵义市科技与大数据局、遵义医科大学双方共同设立"市校联合基金"。2022年度“市校联合基金”分两批资助,本次发布指南针对第二批资助项目。
一、学校专项
(一)资助范围及要求
1.产业专班项目:结合校级三大产业专班工作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结题时需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完成不低于资助金额1:2的成果转化;
2)签订不低于资助金额1:2的横向合作合同并实际到账;
3)制定省级及以上标准并依法依规发布;
4)完成有明确新质量标志特征的天然产物合成制备100 g以上(纯度99%)。
重点资助方向如下:
1.1中药材(石斛)专班
我校承接的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乡村振兴任务涉及的中药材品种八爪金龙、天麻等;我省单品种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中药民族药成药的主要原料药材;我校特色研究药材品种金钗石斛、淫羊藿、绞股蓝、木姜叶柯甜茶等;贵州省重点发展的百亿级中药材品种黄精、白及等。
1.2食用菌
贵州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种,我校重点帮扶县的主导食用菌品种。
1.3茶
贵州绿茶、红茶、白茶以及功能茶饮(甜茶、苦丁茶)。
2、科技能力提升培育项目(本项目邀请校外专家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更高等级项目要求进行评审)
本类别资助具有向国家级项目冲击能力的科技人员。要求已主持过2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结题。三年内发表与所申报项目密切相关的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论文5篇以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论文2篇以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1篇以上。结题时需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项目执行期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或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级课题之一;
(2)项目执行期内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过预审进入答辩环节。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项目
支持纳入本年度学校组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升计划的人员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前期研究开展。以专家组评议结果排名进行资助。专家组评议排名前三的,每项支持5万元。排名4-10名的,每项支持2万元。执行周期一年,以2023年获得专家规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型为结题指标。未结题将影响其他项目申报。
4、紧急招标项目
重点资助近两年我校引进的外聘高层次专家,需已经全职在我校工作(以人事处认定为全职在我校工作为准)。研究内容需符合所在平台的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资助方向如下:
1)围绕血液肿瘤调控新机制的药物作用新靶标和新药发现开展研究,从中药有效成分中开发高效、低毒抗白血病新药,深入研究其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制,探寻药物作用新靶标,并提出白血病诊治的干预新策略。
2)围绕人口老化相关的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的新靶点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的分子机制,从而促进帕金森病的早期识别以及治疗手段的创新,提出帕金森病防治的干预新策略。
二、口腔医学专项(由口腔医院资助)
该项目申报对象为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科技人员。
1、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10万)
资助金额10万元/项,拟立项1项。
团队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团队应是在一定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建设目标为培育省级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已主持有市级及以上人才团队项目的不得申报,已申报本年度其它类别口腔医学专项的不得申报。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专项(37万)
资助金额6-8万元/项,拟立项5项。
申请人应主持完成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主持在研省级科研项目,且研究内容已完成一半以上,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已有实质性规划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申报本年度其它类别口腔医学专项的不得申报。
三、资助相关事项
1.除有具体规定的项目外,每项资助10-30万元;
2.除有具体规定外,执行周期3年;
3.本次资助的所有项目均以科研项目形式进行申报。
四、申报要求
1.以上申报为学校科技项目质量提升内容,优先资助高质量科研课题,除有专门说明外,申报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教授职称;
2.已经获批过市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不得申报,由学校党委牵头实施的乡村振兴帮扶相关的项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乡村振兴相关的项目不受此限制,但需提供帮扶地科技管理部门出具的项目实施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导向的证明材料,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或文字支撑材料;
3.关于产业专班项目,除本指南中有特别规定的外,正在主持省产业专班、市校联合基金产业专班课题未结题的不得申报;
4.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中,有出现延期并截止材料收集日期仍未完成结题的,不得申报;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中,出现过合同被终止情况的,不得申报;
5.属于学校规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报尽报人员,又未列入各院系上报名单的,或者在学校组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训中未全程参与的不得申报;
6.为落实“放管服”,简化科技人员申报流程,减轻科技人员负担,本次市校联合基金申报只需提供申报材料,除非本指南中其他部分有特别规定,无需提供支撑材料。如科技处审查发现申报材料不实的或者有与其他项目发生重复申报的,随时取消申报、立项资格;
7.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均单独设置有市院联合基金,按合作协议自行组织申报,不参加本次申报;校本部(各二级院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珠海校区、第二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参与本次申报;
五、申报方式及时间安排
申请人填写后打印纸质申请书一式3份(A4纸双面打印、纸质封面,平装)交各二级学院,由各二级学院统一汇总后在11月14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学校科技处计划科。
联系人:孔宁静、何其凡
联系方式:28609676
遵义医科大学科技处
2022年11月4日
附件1-9:遵义市科技局遵义医科大学科学技术联合资金项目.rar